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广东华科大工研院:创新机制体制 创造无限可能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2007年一路走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已经在南粤大地扎根创新10年。 10年间,工研院建设了东莞首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了国家级博士后科

从2007年一路走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已经在南粤大地扎根创新10年。 10年间,工研院建设了东莞首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了东莞科技平台唯一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还建设了广东省制造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3个省级平台,建设了东莞市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平台,成为我国制造领域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 10年里,工研院打造了华科城科技孵化器品牌,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建设的8个产业园区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450余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5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上市后备企业3家。 在这10年里,工研院共为多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技术服务,被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 “三无三有”的创新体制机制孕育出丰硕的“红苹果” 十年间能够有这么丰硕的创新成果,首先要归功于工研院探索的“三无三有”创新体制机制。所谓“三无”,即“无级别、无编制、无运行费”,“三有”则是“有政府支持、有市场盈利能力、有激励机制”。工研院虽是事业单位,但实行的是企业化运作,“事业单位”的身份既保障了政府初期投入建设经费的合法性,也保障了科技平台的公益性;“企业化运作”则减少了政府提供固定运行费的负担,提高了机构面对市场竞争的决策灵活性。正是因为有了体制设计上的这些优势,工研院在协同创新方面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工程化开发和转化方面,工研院提出的将高校和传统科研机构开发的“青苹果”转化为企业喜欢的“红苹果”的“苹果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工研院大楼外景 “自由集中”的开放性人才引进机制,实现不同层次人才的汇聚 创立初始时的工研院,全部人马仅30多人,且大多为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也就是所谓的“近亲”。院领导意识到,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光靠“近亲”行不通。于是,工研院建立了“自由的集中”这一开放性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了一个“以目标为驱动的集中、以创新为驱动的自由”相结合的创新环境。通过这一创新机制,平台逐渐吸引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的优秀人才团队来此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远亲”群。 除了“远亲”,地处“远邻”的高端人才也是工研院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引进的对象。如世界机器人大会主席、深圳大疆创新的董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牵头的运动控制团队,COGNEX公司第一代工业相机发明人、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李国民教授牵头的智能感知团队,IEEE计算智能大会总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王钧教授牵头的无人艇团队……都先后被工研院引进,成为服务区域产业创新的一支支省级、市级创新团队。 目前,工研院已拥有一支6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1000余人的工程化成果转化团队,其中,“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6人,海外创新人才70多人,东莞市特色人才22人,真可谓是各路创新英雄齐聚东莞创新。 股权激励机制,让创新人才团队“有荣誉、有地位、有财富” 工研院联合建设的国家首批智能制造项目劲胜智能制造车间 工研院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RFID自动封装装备 对于创新团队研发的技术成果,工研院积极协助其开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通过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或者风险投资等参与投资,进行商业化、产业化转化。对团队以技术成果入股的,经评估后,工研院可将最多达70%的股权给予团队或个人。这一政策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创新团队的利益,使创新人才既拥有荣誉和地位,也同样拥有财富。 目前,工研院通过研发团队成果成功吸引投资数亿元,自主创办思谷智能、汉为智能、新创股份等54家高科技企业,创新成效显著。 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立体化评价创新人才及成果 面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多年来,工研院打破传统人才评价模式,秉着“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技术、不惟资历看业绩、不惟身份看素质”的原则,建立了一种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多主体、多角度、多形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为此,工研院组建了技术专家委员会、产业专家委员会、投资专家委员会,在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考评时多角度评价。在关注人才科研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时,除了业务技能、科研能力外,其他影响人才发展潜力的因素,如人才的诚信度、创造力、实践力等也列入考量的范围。 对于创新人才的科研成果,工研院的评价从过去“以出成果为目的”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纠正了重视理论成果、忽视实际创新贡献的现象,实现了“理论成果上书架、技术成果上货架”。 打破“终身制”,建立新型人才流动管理制度 在创新人才聘用上,工研院建立了以任务为牵引的聘用制度,以“不求所有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0/0629/329.html

上一篇:逝去的青春
下一篇:优秀初中生选择职校不值得大惊小怪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