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台当局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

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着眼于加快推动关键性产业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中,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及支持这些工业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着眼于加快推动关键性产业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中,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及支持这些工业发展的“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即光电技术、软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开发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1991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快高科技人才培养,改进技术人才的配备、待遇、升级与延聘,对学有专精的高级人才给予奖励或特殊嘉奖,使其待遇总额达到国际水平。另外要建立科技人才的规划与评估机制,强化人才延揽政策,改善科技人才策划与评鉴制度。 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 1995年,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1983年李国鼎草拟的《加强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进行修订,改名为《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加以实施。 该方案最核心的内容是强化研究开发,改善研究开发环境,包括设立产业研究开发基金,增设研究开发机构,加强整体研究资源投入及高级科技人才的延聘,利用财税及补助措施,鼓励企业增设研究开发单位加强研究开发投资,增强聘用高级科技人才的意愿;同时继续推动产学合作计划,建立工业合作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大学等研究机构加强与产业界合作,鼓励高级人才到企业服务或创业。该方案以三年为期,每年增加引进海外资深专业人士350名,每年增聘具有适当经验的博士级研究员250名,共计600名,以加强台湾的产业研究开发工作。 1998年,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又参考历次“科技顾问会议”、“生技产业策略会议”、“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等会议结论与建议及《知识产业发展方案》,并将“行政院”颁布的《加强资讯软件人才培训方案》及《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加以整合,增加了因应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统筹规划等内容,重新修订为《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 该方案包括:加强大学新兴科技人才培育,以专案方式调整增加大学资讯、电子、电机、光电与电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额与相关教师人力,以增加产业界所需要人才;建立与海外大学或培训机构合作培育高级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培养学生国际观,迈向国际化,并研究设立国际研究生院及海外学生来台研修奖学金;因应新科技的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各“部会”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培训工作,培训“职前”及“在职”工程师及技术员,使具新科技应用能力,每年培训6万人次以上;推动并研拟专案计划,培训科技背景具有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投资评估、科技管理及法规等跨领域高级人才,“经济部”每年最少培训100名以上。各科技管理机构也可选派人员参与培训;继续推动延揽海外产业技术人才至民间企业专案,建立海外科技专业人才资料库,并加强岛内企业、研究机构与海外产业专家的联系、中介相关活动,以协助岛内企业、研究机构延揽海外专才回台湾服务,政府并将成立单一窗口的外国人才资讯服务中心,提供完整的外国人来台工作、居留服务资讯;工研院等财团法人研究机构以合约补助方式,加强延揽海外资深专家,以协助岛内科技产业的发展;扩大“国防训储”研究人力应用名额至3000名以上,以协助岛内产业界研发人力的不足;推动“政府”研究机构改制为法人研究机构,公立大学调整为法人组织,并鼓励大学建立长期聘任的研究员及研究教授制度;加速完成“聘任人员人事条例”的立法及“大学法修正草案”、“公务人员退休法修正草案”、“劳工退休金条例修正草案”、“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修正草案”等法案的修正,以利产、官、学、研人才交流及知识经济的发展。 这项人才政策影响很大,其后经过数次修订,但核心内容未变,一直贯彻到今天。 经过几年的努力,台湾研究发展人力资源指标都得到了持续的增长。到2000年,台湾研究发展总人力达到13.8万人,其中研究人员为8.7万人,占63%;技术人员3.4万人,占24.6%;支援人员1.7万人,占12.4%,每万名劳动人口中研究人力达到91.7人。 岛内共有大专院校150所,包括大学53所,独立学院74所,专科学校23所。岛内大学中设立博士班的研究所计有450所、硕士班1397所,其中理、工、医、农博士班281所(占博士班总数的62%)、硕士班688所(占硕士班总数的49%),而大学校院共设有2,602个学系(含四年制及二年制),理、工、医、农有1314个学系(占学系总数的50%),至于专科学校则设有1323科,属理、工、医、农的有822科(占总科数的62%),应届毕业的博士及硕士人数共22,215人。 图1 1991—2000年台湾“国科会”补助科技人员研究进修人数 图2 1991—2000年台湾“国科会”及“教育部”延揽科技人才数 当年,“国科会”共补助延揽客座研究人员159人,包括“研究教授”14人、“客座教授”71人、“客座副教授”34人、“客座助理教授”14人及“客座专家”26人;补助延聘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1237人;另为激励岛内具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从事研究工作,补助特约博士后研究5人,且补助其研究计划经费。 为鼓励公私立大专校院专任教师及研究机构专任研究人员从事科技研究,设立“研究奖励费”。其中,甲种研究奖励者,给予每年新台币14.4万元的奖励费,乙种研究奖励者则给予每年新台币9万元的奖励费,当年共有4990人获奖。 具有杰出研究成果及具体贡献者可获得连续两年的“杰出研究奖励费”,每年新台币30万元。2000年由甲种研究奖名单中遴选出的杰出研究奖获奖人,共102人。 由于研究力量的不断扩充,台湾科研成果斐然。2000年,台湾收录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与《工程索引》(EI)期刊上的总篇数分别为9,203篇与4,878篇,排名分别为第19名与第10名。在美国获得核准的专利数为5,806项,世界排名为第四名,仅次于美国、日本及德国。 新挑战和新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产业结构已逐渐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带动了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产业规模的扩充速度远大于大学相关系所的扩充,衍生出相关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据2001台湾“经建会”发布的《新世纪人力发展方案》估计,2001—2011年间,台湾科技及管理人才每年短缺约4.4万人,其中科技人才短缺2.6万人,尤其是光电人才更是欠缺,科技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台湾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台湾“行政院”2002年修订的《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将重点放在加强人才供需结合与提高海外科技人才回台意愿方面,前者的相关措施包括建立人才资料库、筹建海外访才团、委托民间机构办理海外征才,以及邀请海外人才来台访问。提高海外人才回台意愿的措施主要包括:结合创投相关资源吸引海外科技人才来台创业投资、建立阶段性携带式专业员额制度、延揽海外役龄前出国的留学生参与“国防工业储存制度”甄选以及改善外籍人员在台的语言及文化生活环境等。 2005年,为规划应对全球化、国际化及知识经济发展下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架构,台湾“经建会”制定《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规划方案》,针对基础科学、生医科技、影像显示、数字内容、资通科技、半导体、能源科技、纳米与尖端材料科技等12项领域所需高科技尖端及产业应用性人才,提出培养其具备跨领域能力、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吸收新知与新技术能力、具备人文关怀素养等优质人才的推动之策略,包括建立及整合重点人才供需监测机制和投资人力资源两大部分。 2007年,“行政院”规划“2015年经济发展愿景”,提出“产业人力方案(2007—2009年)三年冲刺计划”,推动9项重点人力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供需调查整合机制、发展重点产业职能培训、扩大产业专班培育计划、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活化高等教育学制弹性、重新建构技职教育体系、积极提升教育的国际化、加值产学(研)合作连结创新、及竞逐延揽国际专业人才等。 近年来,知识创新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导致台湾在科技人才培育及高级人才资源运用方面面临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台湾经济发展相对迟滞,产业结构难以转型升级,凸现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足,显示台湾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的科技人才,更需要有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推动服务于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2011年8月,台湾中研院长翁启惠集结各界意见,共同签署《人才宣言》,指出岛内面临的人才危机与因应建议,呼吁台当局速谋对策。 应对“科技人才危机” 在2012年12月台湾“第九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上,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台湾的“科技人才危机”。时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管中闵诚恳指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各国和地区为吸引优秀人才,纷纷提出优惠政策与奖励措施,人才争夺战已成为本世纪主要的战场。随着台湾生育率快速下降,少子化与伴随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企业将面临大批技术人才退休,已经是台湾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必须及早因应此趋势对于台湾未来人才供给的影响。 管中闵认为,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因为产业人力技术需求与目前教育脱节所致。目前台湾培育的人才集中在劳动力市场中段,导致不同专业领域的顶尖创新人才及基础技术人才均缺乏,中段人才则存在过剩,在工作上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大量培育的中段人才,在创新及研究工作中无法有卓越表现,反映在台湾获得杰出国际奖项数量过少。即便以往被认为是高学历的硕、博士生,由于学位膨胀结果,其能力可能只属中段,而产生学位高、使用低的现象。台湾过度培育电机、生技等人才,而部分领域(如设计、营销)缺乏顶尖专业人才,使得台湾无法脱离代工制造模式,进而难以推动产业发展或转型。此外,大量培育的中段人力不愿低就基层技术工作,且由于技职学校纷纷升级为“科技大学”,造成基础技术人才与产业需求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外语能力缺乏使得台湾人才在国际化的竞争中难与他人抗衡。 在科技教育方面,岛内大学数量虽然大幅增加,学生整体素质却仍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膨胀,领域发展不均,素质参差不齐。大学尤其是技职院校教育目标与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形塑自我特色,以充分因应产业多元发展。技职院校实际操作课程仍有所不足,未能完整培育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所需实用人才。现有人才培育机制较重视解题能力,较不强调发掘问题及定义问题的能力,所培育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近10年来,岛内高等教育朝“自由化”发展,大学数量快速扩张近一倍,博士生人数从1.3万人增加到3.3万人,增加近2倍。但因学校课程未能配合产业需求调整,轻视传授实用技艺,不仅无法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且毕业生素质下降,也造成社会困扰。 台湾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偏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启发性较少,因此岛内一般科技人士创意明显不足。近20年来,虽然海外学成后返回台湾的专家学者人数不少,他们在岛内大学中担任教授的比例也相当高,且引进发达国家新的理念及启发式教学方法,逐渐培育本土人才,学生的创意开始被培养起来,但规模仍然有限。另外,虽然近几年来岛内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充,但仍无法满足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评鉴结果过度追求SCI等研究论文数量指标,以此作为大学招生总量控制、增设系所的审核、补助经费核发以及学杂费调整等参考依据,导致各属性不同的大学无法按其特色发展,最终造成不同类型的学校日益“同质化”。由于培育的人才同质性过高,面临企业找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图3 台湾“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架构图资料来源:台湾“国发会”《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2014—2016年) 在资源分配方面,2010年台当局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偏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仅约丹麦的1/3。每位大学生使用的教育经费占台湾平均人均GDP仅32%,低于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平均值43%。且在生师比方面,岛内平均每20位高等教育就学学生才有一位老师,对于学生受教育品质也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级人才资源运用方面,政府相关单位近几年来已经陆续修改相关法令规定,积极推动各项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的措施,并且也获得不少具体成效。但其政策方向与措施内容仍有不足,如对人才的界定及定位不够明确,人才网络过度偏向华人社群,延揽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缺乏前瞻性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的规划,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薪资诱因不足,岛内企业普遍缺乏延揽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对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来台工作的审查机制有防弊重于兴利之虞,欠缺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来台工作现况与影响之相关调查分析。 特别是延揽大陆科技与产业人才方面,受限于岛内法规,两岸科技人才交流欠缺实质性科技研发合作;台湾对大陆科技与产业人才的延揽不如日本等国家积极,大陆科技专业人才来台意愿并不高。 由于近年台湾经济不振,产业环境日趋严峻,岛内企业担心会随时受到市场衰退侵袭,使得企业内部不仅减少教育培训投入,也努力压缩人事成本。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教育培训大多针对提供低层或市场上已供过于求的中层劳动力技术,不仅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也无法提供企业所需更高级专业能力或更具竞争力的新技能。 《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 近10年台湾每年净移出人口约1至2万人,外流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岛内薪资普遍较邻近国家和地区低,缺乏留住或吸引人才诱因;现行薪资制度僵化,不利企业海外求才;法规上存在诸多限制,不易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台工作。 与此同时,当台湾科技界与产业界争相延揽人才之际,人才外流与“西进”的趋势却愈趋明显。受到两岸产业分工样态的改变,岛内“西进”的人才已由生产部门扩大至研发部门,由于台湾现行法令对于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工作仍有诸多限制,导致两岸科技与产业人才未能平衡交流,对台湾产业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以上这些科技人才流失问题,台湾各界提出不少建议。台当局也制定了很多新的改进政策,如2010年1月,时任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主持召开为期两天的“全国人才培育会议”,包括来自大学、产业界、民间团体、研究机构及相关“部会”等300多人参与。会上针对培育量足质精优质人力、新兴及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育、精进公共事务人力、强化教育与产业的联结,及布局全球人才,提升台湾竞争力等中心议题,共提出23项结论。 会后,“经建会”将其内容汇整而成《人才培育方案》(2010—2013年),洋洋洒洒地阐述其如何将台湾发展成为培育“量足质精”的优质人力基地,以及亚太地区优秀人才聚集中心的目标。另外,“经建会”还协调其他“部会”,在2010年至2012年先后推出“缩短学训考用落差方案”、“人才问题与因应对策”及“人才政策架构及策略”等。 2014年1月,为配合“政府组织改造”,由原“经建会”等机构整并而成的“国发会”又将上述各类方案和策略加以检讨,重新修改后提出《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2014—2016年),目的是在新形势下创造延揽学术科技人才的优势条件及友善环境。 该方案在育才、留才及揽才三方面共规划了9项推动策略,由各“部会”共同推动。育才方面策略包括“推动及强化多元、实务的进修与培训”、“办理人才供需调查,强化职能基准、技能检定”、“扩大产学合作”、“培育国际化、高级及跨领域人才”、“教育转型与松绑”5项策略;留才方面策略主要为“强化就业媒合服务”、“妥善运用妇女、中高龄及高龄人才”两项策略;揽才面策略为“形塑有国际竞争力的移民及就业环境”、“积极留住及延揽人才”两项策略。各项策略均包含具体措施,并制定绩效指标,作为管理考核依据,未来将就各年度执行情形进行检讨,滚动调整方案措施,最终达成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着眼于加快推动关键性产业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中,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及支持这些工业发展的“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即光电技术、软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开发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1991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快高科技人才培养,改进技术人才的配备、待遇、升级与延聘,对学有专精的高级人才给予奖励或特殊嘉奖,使其待遇总额达到国际水平。另外要建立科技人才的规划与评估机制,强化人才延揽政策,改善科技人才策划与评鉴制度。 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 1995年,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1983年李国鼎草拟的《加强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进行修订,改名为《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加以实施。 该方案最核心的内容是强化研究开发,改善研究开发环境,包括设立产业研究开发基金,增设研究开发机构,加强整体研究资源投入及高级科技人才的延聘,利用财税及补助措施,鼓励企业增设研究开发单位加强研究开发投资,增强聘用高级科技人才的意愿;同时继续推动产学合作计划,建立工业合作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大学等研究机构加强与产业界合作,鼓励高级人才到企业服务或创业。该方案以三年为期,每年增加引进海外资深专业人士350名,每年增聘具有适当经验的博士级研究员250名,共计600名,以加强台湾的产业研究开发工作。 1998年,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又参考历次“科技顾问会议”、“生技产业策略会议”、“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等会议结论与建议及《知识产业发展方案》,并将“行政院”颁布的《加强资讯软件人才培训方案》及《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加以整合,增加了因应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统筹规划等内容,重新修订为《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 该方案包括:加强大学新兴科技人才培育,以专案方式调整增加大学资讯、电子、电机、光电与电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额与相关教师人力,以增加产业界所需要人才;建立与海外大学或培训机构合作培育高级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培养学生国际观,迈向国际化,并研究设立国际研究生院及海外学生来台研修奖学金;因应新科技的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各“部会”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培训工作,培训“职前”及“在职”工程师及技术员,使具新科技应用能力,每年培训6万人次以上;推动并研拟专案计划,培训科技背景具有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投资评估、科技管理及法规等跨领域高级人才,“经济部”每年最少培训100名以上。各科技管理机构也可选派人员参与培训;继续推动延揽海外产业技术人才至民间企业专案,建立海外科技专业人才资料库,并加强岛内企业、研究机构与海外产业专家的联系、中介相关活动,以协助岛内企业、研究机构延揽海外专才回台湾服务,政府并将成立单一窗口的外国人才资讯服务中心,提供完整的外国人来台工作、居留服务资讯;工研院等财团法人研究机构以合约补助方式,加强延揽海外资深专家,以协助岛内科技产业的发展;扩大“国防训储”研究人力应用名额至3000名以上,以协助岛内产业界研发人力的不足;推动“政府”研究机构改制为法人研究机构,公立大学调整为法人组织,并鼓励大学建立长期聘任的研究员及研究教授制度;加速完成“聘任人员人事条例”的立法及“大学法修正草案”、“公务人员退休法修正草案”、“劳工退休金条例修正草案”、“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修正草案”等法案的修正,以利产、官、学、研人才交流及知识经济的发展。 这项人才政策影响很大,其后经过数次修订,但核心内容未变,一直贯彻到今天。 经过几年的努力,台湾研究发展人力资源指标都得到了持续的增长。到2000年,台湾研究发展总人力达到13.8万人,其中研究人员为8.7万人,占63%;技术人员3.4万人,占24.6%;支援人员1.7万人,占12.4%,每万名劳动人口中研究人力达到91.7人。 岛内共有大专院校150所,包括大学53所,独立学院74所,专科学校23所。岛内大学中设立博士班的研究所计有450所、硕士班1397所,其中理、工、医、农博士班281所(占博士班总数的62%)、硕士班688所(占硕士班总数的49%),而大学校院共设有2,602个学系(含四年制及二年制),理、工、医、农有1314个学系(占学系总数的50%),至于专科学校则设有1323科,属理、工、医、农的有822科(占总科数的62%),应届毕业的博士及硕士人数共22,215人。 图1 1991—2000年台湾“国科会”补助科技人员研究进修人数 图2 1991—2000年台湾“国科会”及“教育部”延揽科技人才数 当年,“国科会”共补助延揽客座研究人员159人,包括“研究教授”14人、“客座教授”71人、“客座副教授”34人、“客座助理教授”14人及“客座专家”26人;补助延聘海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1237人;另为激励岛内具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从事研究工作,补助特约博士后研究5人,且补助其研究计划经费。 为鼓励公私立大专校院专任教师及研究机构专任研究人员从事科技研究,设立“研究奖励费”。其中,甲种研究奖励者,给予每年新台币14.4万元的奖励费,乙种研究奖励者则给予每年新台币9万元的奖励费,当年共有4990人获奖。 具有杰出研究成果及具体贡献者可获得连续两年的“杰出研究奖励费”,每年新台币30万元。2000年由甲种研究奖名单中遴选出的杰出研究奖获奖人,共102人。 由于研究力量的不断扩充,台湾科研成果斐然。2000年,台湾收录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与《工程索引》(EI)期刊上的总篇数分别为9,203篇与4,878篇,排名分别为第19名与第10名。在美国获得核准的专利数为5,806项,世界排名为第四名,仅次于美国、日本及德国。 新挑战和新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产业结构已逐渐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带动了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产业规模的扩充速度远大于大学相关系所的扩充,衍生出相关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据2001台湾“经建会”发布的《新世纪人力发展方案》估计,2001—2011年间,台湾科技及管理人才每年短缺约4.4万人,其中科技人才短缺2.6万人,尤其是光电人才更是欠缺,科技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台湾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台湾“行政院”2002年修订的《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将重点放在加强人才供需结合与提高海外科技人才回台意愿方面,前者的相关措施包括建立人才资料库、筹建海外访才团、委托民间机构办理海外征才,以及邀请海外人才来台访问。提高海外人才回台意愿的措施主要包括:结合创投相关资源吸引海外科技人才来台创业投资、建立阶段性携带式专业员额制度、延揽海外役龄前出国的留学生参与“国防工业储存制度”甄选以及改善外籍人员在台的语言及文化生活环境等。 2005年,为规划应对全球化、国际化及知识经济发展下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架构,台湾“经建会”制定《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规划方案》,针对基础科学、生医科技、影像显示、数字内容、资通科技、半导体、能源科技、纳米与尖端材料科技等12项领域所需高科技尖端及产业应用性人才,提出培养其具备跨领域能力、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吸收新知与新技术能力、具备人文关怀素养等优质人才的推动之策略,包括建立及整合重点人才供需监测机制和投资人力资源两大部分。 2007年,“行政院”规划“2015年经济发展愿景”,提出“产业人力方案(2007—2009年)三年冲刺计划”,推动9项重点人力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供需调查整合机制、发展重点产业职能培训、扩大产业专班培育计划、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活化高等教育学制弹性、重新建构技职教育体系、积极提升教育的国际化、加值产学(研)合作连结创新、及竞逐延揽国际专业人才等。 近年来,知识创新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导致台湾在科技人才培育及高级人才资源运用方面面临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台湾经济发展相对迟滞,产业结构难以转型升级,凸现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足,显示台湾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的科技人才,更需要有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推动服务于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2011年8月,台湾中研院长翁启惠集结各界意见,共同签署《人才宣言》,指出岛内面临的人才危机与因应建议,呼吁台当局速谋对策。 应对“科技人才危机” 在2012年12月台湾“第九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上,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台湾的“科技人才危机”。时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管中闵诚恳指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各国和地区为吸引优秀人才,纷纷提出优惠政策与奖励措施,人才争夺战已成为本世纪主要的战场。随着台湾生育率快速下降,少子化与伴随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企业将面临大批技术人才退休,已经是台湾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必须及早因应此趋势对于台湾未来人才供给的影响。 管中闵认为,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因为产业人力技术需求与目前教育脱节所致。目前台湾培育的人才集中在劳动力市场中段,导致不同专业领域的顶尖创新人才及基础技术人才均缺乏,中段人才则存在过剩,在工作上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大量培育的中段人才,在创新及研究工作中无法有卓越表现,反映在台湾获得杰出国际奖项数量过少。即便以往被认为是高学历的硕、博士生,由于学位膨胀结果,其能力可能只属中段,而产生学位高、使用低的现象。台湾过度培育电机、生技等人才,而部分领域(如设计、营销)缺乏顶尖专业人才,使得台湾无法脱离代工制造模式,进而难以推动产业发展或转型。此外,大量培育的中段人力不愿低就基层技术工作,且由于技职学校纷纷升级为“科技大学”,造成基础技术人才与产业需求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外语能力缺乏使得台湾人才在国际化的竞争中难与他人抗衡。 在科技教育方面,岛内大学数量虽然大幅增加,学生整体素质却仍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膨胀,领域发展不均,素质参差不齐。大学尤其是技职院校教育目标与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形塑自我特色,以充分因应产业多元发展。技职院校实际操作课程仍有所不足,未能完整培育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所需实用人才。现有人才培育机制较重视解题能力,较不强调发掘问题及定义问题的能力,所培育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近10年来,岛内高等教育朝“自由化”发展,大学数量快速扩张近一倍,博士生人数从1.3万人增加到3.3万人,增加近2倍。但因学校课程未能配合产业需求调整,轻视传授实用技艺,不仅无法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且毕业生素质下降,也造成社会困扰。 台湾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偏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启发性较少,因此岛内一般科技人士创意明显不足。近20年来,虽然海外学成后返回台湾的专家学者人数不少,他们在岛内大学中担任教授的比例也相当高,且引进发达国家新的理念及启发式教学方法,逐渐培育本土人才,学生的创意开始被培养起来,但规模仍然有限。另外,虽然近几年来岛内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充,但仍无法满足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评鉴结果过度追求SCI等研究论文数量指标,以此作为大学招生总量控制、增设系所的审核、补助经费核发以及学杂费调整等参考依据,导致各属性不同的大学无法按其特色发展,最终造成不同类型的学校日益“同质化”。由于培育的人才同质性过高,面临企业找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图3 台湾“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架构图资料来源:台湾“国发会”《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2014—2016年) 在资源分配方面,2010年台当局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偏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仅约丹麦的1/3。每位大学生使用的教育经费占台湾平均人均GDP仅32%,低于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平均值43%。且在生师比方面,岛内平均每20位高等教育就学学生才有一位老师,对于学生受教育品质也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级人才资源运用方面,政府相关单位近几年来已经陆续修改相关法令规定,积极推动各项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的措施,并且也获得不少具体成效。但其政策方向与措施内容仍有不足,如对人才的界定及定位不够明确,人才网络过度偏向华人社群,延揽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缺乏前瞻性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的规划,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薪资诱因不足,岛内企业普遍缺乏延揽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对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来台工作的审查机制有防弊重于兴利之虞,欠缺海外科技与产业人才来台工作现况与影响之相关调查分析。 特别是延揽大陆科技与产业人才方面,受限于岛内法规,两岸科技人才交流欠缺实质性科技研发合作;台湾对大陆科技与产业人才的延揽不如日本等国家积极,大陆科技专业人才来台意愿并不高。 由于近年台湾经济不振,产业环境日趋严峻,岛内企业担心会随时受到市场衰退侵袭,使得企业内部不仅减少教育培训投入,也努力压缩人事成本。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教育培训大多针对提供低层或市场上已供过于求的中层劳动力技术,不仅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也无法提供企业所需更高级专业能力或更具竞争力的新技能。 《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 近10年台湾每年净移出人口约1至2万人,外流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岛内薪资普遍较邻近国家和地区低,缺乏留住或吸引人才诱因;现行薪资制度僵化,不利企业海外求才;法规上存在诸多限制,不易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台工作。 与此同时,当台湾科技界与产业界争相延揽人才之际,人才外流与“西进”的趋势却愈趋明显。受到两岸产业分工样态的改变,岛内“西进”的人才已由生产部门扩大至研发部门,由于台湾现行法令对于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工作仍有诸多限制,导致两岸科技与产业人才未能平衡交流,对台湾产业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以上这些科技人才流失问题,台湾各界提出不少建议。台当局也制定了很多新的改进政策,如2010年1月,时任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主持召开为期两天的“全国人才培育会议”,包括来自大学、产业界、民间团体、研究机构及相关“部会”等300多人参与。会上针对培育量足质精优质人力、新兴及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育、精进公共事务人力、强化教育与产业的联结,及布局全球人才,提升台湾竞争力等中心议题,共提出23项结论。 会后,“经建会”将其内容汇整而成《人才培育方案》(2010—2013年),洋洋洒洒地阐述其如何将台湾发展成为培育“量足质精”的优质人力基地,以及亚太地区优秀人才聚集中心的目标。另外,“经建会”还协调其他“部会”,在2010年至2012年先后推出“缩短学训考用落差方案”、“人才问题与因应对策”及“人才政策架构及策略”等。 2014年1月,为配合“政府组织改造”,由原“经建会”等机构整并而成的“国发会”又将上述各类方案和策略加以检讨,重新修改后提出《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2014—2016年),目的是在新形势下创造延揽学术科技人才的优势条件及友善环境。 该方案在育才、留才及揽才三方面共规划了9项推动策略,由各“部会”共同推动。育才方面策略包括“推动及强化多元、实务的进修与培训”、“办理人才供需调查,强化职能基准、技能检定”、“扩大产学合作”、“培育国际化、高级及跨领域人才”、“教育转型与松绑”5项策略;留才方面策略主要为“强化就业媒合服务”、“妥善运用妇女、中高龄及高龄人才”两项策略;揽才面策略为“形塑有国际竞争力的移民及就业环境”、“积极留住及延揽人才”两项策略。各项策略均包含具体措施,并制定绩效指标,作为管理考核依据,未来将就各年度执行情形进行检讨,滚动调整方案措施,最终达成目标。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0/0727/426.html

上一篇:基于改进密切值法的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下一篇: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