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螺纹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
螺纹联结是整个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它是工业标准化的首要对象。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螺纹联结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螺纹加工和检验技术都在不断改进。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机械加工中心。但在低价恶性竞争和米制螺纹国际标准存在严重技术缺陷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是世界粗糙螺纹生产大国,高精度螺纹件主要依靠进口。
2004年,中国承担ISO/TC 1国际螺纹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和秘书。目前,中国专家已完成主导制修订八项螺纹国际标准。中国专家还参与工业最发达国家 (美国)的螺纹标准制修订活动,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先进的螺纹加工、检测技术,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向国内引进螺纹先进技术。
日前,国务院提出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中国制造2025》、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和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文件指出我国 “四基”领域标准相对落后,已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要尽快提高中国螺纹标准技术水平。
世界螺纹未来主要发展领域有:螺纹防松和密封技术、螺纹检测体系和检测技术、螺纹工艺参数控制技术、螺纹强度计算、螺纹安装技术等。
2 螺纹标准现状
(1)螺纹国内标准现状
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108)(以下简称 “螺纹标委会”)归口的标准总数为49个。它们都是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基本满足中国机械工业的使用需求。
2018年,螺纹标委会归口螺纹的标准体系基本结构没有改变,只有局部的标准数量变化(制修订信息更新)。今后工作重点是在完善现有标准的同时,增加螺纹检测标准数量,提高中国螺纹加工质量,推动中国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转变。
(2)螺纹国际标准及国际标准转化现状
螺纹标委会会对口ISO/TC 1(螺纹)和ISO/TC 5/SC 5(管螺纹部分)。中国已主导ISO/TC 1工作,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和秘书职务,已完成三批国际标准制修订任务 (合计标准八项,承担项目负责人和标准起草人)。ISO/TC 5/SC 5技术委员会目前处于欧洲国家与亚洲国家的管螺纹标准技术体系对峙状态,双方互不相让。因欧洲有P成员国多优势,目前的ISO/TC 5/SC 5标准属于欧洲体系,亚洲和北美的管螺纹标准体系没有纳入ISO标准内。
中国现有49项螺纹国家。其中一半来自采用国际标准 (采标率已达到96%,2020年将达到100%),另一半来源于采用工业发达国家标准和我国独立研制。我国螺纹标准体系和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德国和美国的螺纹标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螺纹领域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螺纹标委会的所有标准项目都是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应设计、生产和检验技术,比较各国技术特点,提出最佳技术方案后才启动标准项目申请;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充分听取生产和使用厂家意见。所以,已发布的螺纹标准不存在实施困难问题。对用户使用国外标准所遇到问题,委员会能够给出合理、经济的解决方法。这是中国螺纹标准化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是我国今天能够达到螺纹技术世界领先的原因。
3 2018年国内螺纹标准制修订及国际标准参与情况
1)NQI国家重点专项。螺纹标委会参与国家科技部 《国家质量基础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的 《支撑重点领域工业三基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子项目工作。螺纹标委会负责两个螺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30°楔形防松螺纹)和紧固螺纹检测体系)。2018年,螺纹标委会已完成这两项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和报批稿上报工作。这两个标准对提高我国螺纹质量有着重大作用。
2)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螺纹标委会参与军委装备发展部 《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中的《民用机械制造标准采用分析与验证》子项目。2018年,委员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50项国家标准和一项机械行业标准的军方采用情况 (结论为全部采用),完成一项标准的试验验证,以及相应工作总结报告。螺纹委员会归口机械行业最基础、常用标准,它们都被军方采用是在预料之中。此项目已经通过军方验收。
3)装备制造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专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 “国标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下简称 “工信部”)联合出台 《国家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到2020年,要求工业基础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国标委编制了 《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工作计划》。2018年,螺纹标委会完成制定 《螺纹中径米制系列量针》国家标准立项申请工作。它纠正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的严重技术错误,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原了工业设计的真实技术要求。其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qikandaodu/2020/0912/723.html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