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五连冠”,国家高新区排名第四,地区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在江苏省苏州市,面积仅278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区能量惊人。
27年前,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合作项目的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建设,由一片苏州城东的低洼水荡,快速成长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引领性的新城。近来,该区增强前瞻眼光,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赢得发展新生机;同时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进入发展新阶段。
充满活力的苏州工业园区。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苏庆明 摄
以前瞻眼光发展新兴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走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bioX生命智能产业研究院,在一台平板电脑上点一下按钮,借助人脸识别等技术,就可对自身是否患有100种遗传疾病进行筛查。研究院运营负责人郁培基介绍,该机构于2018年被苏州市引进,目前已与8家国家级医学中心合作,推动该项技术实现临床应用。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强化产业支撑、占领新兴产业高地的一个生动例证。苏州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说,园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就是要进一步聚焦创新,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打造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高地、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高地、接轨国际的制度创新高地”。
向创新要发展活力。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瞄准前沿领域,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持续引进创新型企业,结出丰硕成果。2020年,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达2494亿元。
其中,生物医药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一号产业”,目前已集聚企业1800多家,产值突破千亿元。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中,有一半落户在苏州工业园区;园区的纳米新材料集群还入选了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誉为全球八大微纳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区域之一。
强化产业支撑,苏州工业园区靠的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区,并成立了江苏省内首家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目前,该园区加速探索人工智能审批、互联网+监管等模式,剑指“1220”目标(企业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2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效率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排名前列水平。
2020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在国家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了“五连冠”,国家高新区排名中跃居第四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局,当好上海“金相邻”
苏州工业园区往东,乘坐动车20多分钟就可到上海。过去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得益于上海辐射带动;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苏州市委进一步提出, “更加积极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沪苏同城化'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苏州与上海互动频频。园区举办了第四届进博会“进博进园区”、“上海时装周”园区首发首秀、“沪苏同城”基金合伙人沙龙等活动。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中,有近40项是由苏州工业园区负责或参与推进。同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经过苏州工业园区、连接沪苏两市的轨道交通S1号线,正在建设中。未来,园区和上海之间将形成高铁、城际、轨交等多层次的连接。
推动“沪苏同城化”,使园区企业实实在在受益。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其正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际会展之都的重要承载区构建,有效利用上海的外溢效应,积极引入区域产业匹配、市场化程度高的展览,今年以来已成功引入全球自有品牌展、SME 机床展等11个来自上海的会展项目。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创新业务模式,物流直接对接上海浦东机场,相当于构建了异地的航站楼,帮助企业客户加快通关速度,并且把物流费用降下来了。”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商务拓展部经理于文婷对沪苏协同发展点赞道。
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不仅要与上海“紧相邻”,更要与上海“金相邻”, 积极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实现与上海的错位互补发展。
“金相邻”有切实的实现路径。据介绍,下一步,园区将以项目合作为抓手,推进与上海“四个协同”。一是开放协同,加快从资源要素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二是产业协同,通过共建平台、共设基金、共同探索产业标准,联手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治理协同,与上海的“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等平台对接,共同探索政务协同新路径。四是服务协同,开展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对接及服务协同探索。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创新》 网址: http://www.gyjscxzz.cn/zonghexinwen/2021/1022/1422.html
工业技术创新投稿 | 工业技术创新编辑部| 工业技术创新版面费 | 工业技术创新论文发表 | 工业技术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技术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